导语:提起蜡像,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各种明星名人的蜡像,但是鲜见有专门的蜡像馆会创造科学家系列。在中山,有那么一家蜡像创作公司,做出全球首个大型科学家蜡像系列,并成功在广州正佳广场展出,受到观众的好评。这些科学家蜡像有国内有重大贡献的袁隆平,也有来自教科书上耳熟能详的物理学家牛顿等,宛如真人的他们与观众来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独辟蹊径:全球首个大型科学家蜡像系列诞生了
“妈妈,这是阿基米德!他躺在浴缸里了!”、“爸爸,这是谁啊,为什么拿着三棱镜?”、“哇!袁隆平!”……在广州正佳广场的世界科学人物蜡像馆里,不少孩子对父母或是产生各种疑问,或是兴奋地“反向”对父母进行科普。
能让孩子们如此熟悉,这里的57 个科学家蜡像可谓做到纤毫毕现——不仅衣着打扮与教科书里、媒体影像中的形象一致,就连妆发、表情都细节满满,宛如从教科书中出走一般。
让科学家们穿越时空,从书本的二维形象制作为三维蜡像的,是来自中山一间已经从事蜡像艺术创作达20年的公司大象东方艺术。它也是国内最早从事蜡像艺术创作的机构之一,同时也是国内首家获得众多名人明星蜡像授权的蜡像机构。而本次科学家蜡像系列的创作,是全球罕见的首个科学家大型系列创作。
周雪蓉是大象东方艺术的创始人,也是帷幕开啦蜡像馆的馆长,从事蜡像研究与创作二十余年。谈起为什么会选择科学家作为蜡像系列制作为主题,源于一个特殊的契机。
“像霍金、爱因斯坦等科学家蜡像其实是有创作过的,但更多是单独而设,缺失成为系列的科学家蜡像馆”,周雪蓉介绍道,国内外目前在制作蜡像时更多是制作明星艺人为主,或是以当地文化特色而制作系列人物,但科学家从来也没有人尝试过,其中制作依据的缺失也是制约科学家蜡像制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感觉单一的科学家蜡像制作缺乏了脉络,如果说能完整地向人们展示科学家们的风采,或许对科学科普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在她逐渐产生了想制作大型科学家蜡像系列的想法时,机会来了:2年前,正佳的董事长与周雪蓉的想法一拍即合,携手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与其团队,一起完成世界科学人物蜡像的创作。
如何选定需要创作的科学家,曾是周雪蓉团队面临的初始问题之一。“我们在选取科学家的时候,除了考虑制作难度、参考资料等以外,还需要考虑他在人类史上的贡献的代表性,她笑言,如果孩子们在蜡像馆中能认出蜡像是谁,这个选择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因此,在这个系列里,有孩子们在教科书上熟悉的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等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也有相对冷门的化石收集者与古生物学家玛丽·安宁、免疫学之父爱德华·詹纳等,还有来自中国的袁隆平、蔡伦等古今科学家们,让大众领略各个不同国家的科学大咖在不同领域的贡献。
困难重重:从四个字看科学家蜡像是如何炼成的
制作蜡像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制作科学家蜡像更是困难重重——大部分科学家因为出生年份久远,没有实体可供参考。“像袁隆平、爱因斯坦这种有影像记录的是最好的,有油画和史料参考的次之,最棘手的是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的”,周雪蓉表示。
我国北宋发明家、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是周雪蓉创作团队遇到的印象最深刻的科学家代表。因为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所以工作变得有些难以推进。“我翻遍了所有的相关文献,只有一本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对毕昇的描写就只有‘布衣毕昇’四个字”,她笑道,当时自己都快感到崩溃了。
后来,她还观看相关影像资料,从其墓志铭中了解到毕昇原来是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人,这给她带来了新的思路。“我们从他的出身地着手,去了解当地后人的相貌,从后人们的祖先中推断当时人们的长相与衣着”,她表示,正是这么一个简单的线索,使得毕昇的蜡像创作有了新的转机,也最终呈现出与当地人相貌特征相似的毕昇。
此外,蜡像制作还要考虑蜡像能否直观地带给观众们视觉冲击,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周雪蓉与她的团队在创作时会根据人物的相关资料来推测当时场景下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心理状态,从而抓住科学家们的细微表情来展示他们的风采。对此,在历时1年半的创作中,周雪蓉被同事们笑称已经“魔怔”化,放下所有其他工作,每天泡在科学家们的丛书中查阅资料。“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过程,很多人不曾想这些科学家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性格,他可能是非常孩子化的,也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的伟大,科学家之前首先他是一个正常的人,也有七情六欲”,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周雪蓉认为自己的心灵在长时间里得到了科学家们的滋养,与明星类蜡像创作带来的一霎那新鲜感相比,科学家对自己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每一次孩子与科学家的直视,可能是从一条皱纹、一条发丝、甚至是一滴汗水开始。在中山港口大象东方蜡像制作基地展厅里,两尊袁隆平的蜡像中,其中一个被画上亮晶晶的汗水,仿佛袁老正在烈日下视察杂交水稻一般。“在创作时我经常会问自己,能不能更好些,让人们能通过蜡像的细节注意到科学家们当时科研时的状态,继而就能够理解到科学家们的精神。”
甚至,在创作的过程中,她还碰到一些同样可爱的人。“当年袁隆平先生在授权我们创作蜡像后,曾经送给了我们一件他经常在媒体出镜的格子衬衫”,为了让两个蜡像能够有能换洗的衣服,另一尊蜡像也需要同样款式的衣服,而遍寻厂家也找不到第二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在袁隆平去世后,她曾经在抖音发过一个关于想要为袁隆平蜡像找同款衣服的短视频,有许多网友呼应,在一个热心网友的协助下,她制作了与原版格子衫一模一样的布料,并通过原厂家找到压舱底的剩余纽扣,最终原原本本地还原出袁隆平生前的经典形象。
“唯一不同的是,新衣服的布料是牛奶丝做成的,是这位叫王超的网友的心意,他希望让他穿得更舒服些”,面对袁隆平的蜡像,网友发出这样的心愿。
科学新知:让蜡像唤起孩子与大人对科学的兴趣
这57个蜡像,只是周雪蓉科学家系列的第一步。“历史上科学家很多,但让他们构成庞大的脉络,能更好地让人们从中了解科学的魅力,是我们以后要继续创作科学家蜡像系列的初衷。”对于科学家系列,周雪蓉表达出对未来的思考与展望。
如何让蜡像成为孩子与大人沟通与探讨科学的桥梁,是她关心的所在。“传统的科学馆可能注重的是直观地展示科学原理,加入实践类的活动设施,但是却缺少了人文色彩,部分孩子可能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了解科学背后的事,从而很容易遗忘且乏味。”她认为,人文和艺术可以让人们在了解科学原理时更容易带入记忆,两者可以很好地配合科学知识的科普。“举个例子,蔡伦是‘蔡侯纸’造纸术发明者,但很多人不知道,他是个宦官,发明这个是为了取悦皇后”,她表示,如果人们通过这个小故事再去了解造纸术,会比单纯了解造纸术本身更容易记忆,也更有动力去了解科学原理。
此外,她在创作过程中发现人们可以在科学家身上的事迹感同身受,从而更容易受到其精神的正面影响。在创作“免疫学之父”爱德华·詹纳的蜡像场景时,周雪蓉一度下不了手去创作。“詹纳是发现牛痘能战胜天花的第一人,但是当时他是用孩子做实验”,她表示,自己身为一个母亲,在揣测当时实验时孩子的痛苦表情时,考虑了很多,认为自己无法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后来,在与自己孩子的沟通中,孩子告诉她,自己如果面对同样的选择时也会选择牺牲自己拯救人类,只是会因为打针“怕痛”,这给她带来了灵感。“孩子告诉我,打针时闭着眼睛、会紧张到握紧拳头,这样就可以了,我突然就发现,可能我们大人思考的问题,在孩子们那里并不一样,他们其实也会被这些科学家和他们身边人的事迹所感染,我也希望这些蜡像能带给孩子乃至大人正能量的影响。”
大声希音,大象无形,科学家的精神并未随着岁月的洗礼而褪色。周雪蓉希望,接下来能把科学家系列继续完善,让更多人领略科学家们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