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和兴米机工场和电灯机厂。
郑氏大宗祠。
心系家乡的华侨兴建的振兴社和荣业堂。
濠头学校。
立秋后的火炬开发区濠头村,远山如黛,碧空如洗。这个坐落于中山市城区东郊的乡村,背靠五马峰山,建村年岁几乎与香山县同龄,是本土历史悠久的大村落,是乡贤散落世界各地的钟灵毓秀之地。午后踏着暖阳走在宁静祥和的村道上,金灿灿的阳光洒在古老的建筑上,暗哑重现光彩,无言诉说着百年侨居建筑的风雨历程。“侨资侨力对家乡的影响就像是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这是濠头人的共识。
侨迹探寻
一方祠堂凝侨心聚侨力
在濠头乡侨联会里,墙上挂着一张摄于1924年的黑白照片,上方写着“香山东镇濠头乡侨联振兴社同人摄影纪念”。在郑氏大宗祠合影的这些故人,有的身穿长袍马褂,更多的则穿着西装洋服,“这些人都是当时村里有名望的乡绅和华侨,通常海外华侨回来后,都会到祠堂看看,与亲戚、乡绅合影留念。”濠头乡侨联会成员郑志君说。
据记载,濠头村史上曾有18座郑氏宗祠,然而经过多年风雨,许多宗祠或被改建为民宅、学校、农资仓库等,或因年久失修而倒塌,郑氏大宗祠(又称尚纶、尚絅二祖祠)是濠头村现存最大的宗祠。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华人寻根热潮的兴起,不少海外华人回到故里翻新修复旧祠堂,联络故众、续修族谱,不断唤起海内外宗亲爱国爱乡的精神情怀。
步入濠头村,穿过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村屋,沿着巷道步行数里,豁然开朗,一座高约9米、宽11米的花岗石雕凿构筑而成的牌坊映入眼帘。这座建于公元1637年的牌坊立于宗祠前大坛中轴线上,牌坊上刻有龙凤纹抱鼓石、祥云饰图案,前后横额为“浦江世泽”“昭代褒崇”,一语道出了郑氏族人原居地,更勉励后人奋力向上、努力进取、永不止步。它是中山最早的牌坊建筑,历经近四百年风雨,仍然像巨人一样屹立在宗祠前面,为宗祠更增一抹端庄肃穆。
穿过牌坊,可见宗祠楹联题写着“滎阳派远,浙水支长”。跨入宗祠,入口处的两边墙壁上挂有濠头村“知名人士录”,往里走还有“山斋步月”“青云晚眺”“文阁观潮”等濠头八景的图片介绍。郑氏大宗祠坐落于濠头一村,坐西北向东南,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距今近四百年历史,占地2865平方米(4.3亩),为三进五间布局,饰大金星厝角,颇有中原汉晋遗风和古越广府文化相结合的特征。
自20世纪40年代起,郑氏大宗祠曾先后作濠头乡公所、学校等场地使用。1955年因扩校将前座拆除,1980年又因危房再将中座拆除,唯一幸存至今的仅有后座。后座现称为“崇善堂”,修旧如旧后保留了原始的黄琉璃瓦当、青砖外墙和穿斗与抬梁混合木架构等基本原貌,一砖一瓦承载着郑氏后人对先祖的尊敬与怀念。
2005年,郑氏大宗祠正式归还郑氏后人。郑氏家族遵照“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和“四个保存”的要求,先对后座进行翻新维修,立起围墙,地面铺设仿古阶砖,天井铺设麻石板,第三进瓦面与牌坊全部翻新,还新建安装了格木门、神龛、厕所及下水道等。百年传承,四海同根。在海内外宗亲的共同努力下,这座近四百年历史的宗祠于2014年完成重修,恢复原有规模,重新承担起尊祖和睦族的精神场所之用。
“2016年的国庆节,我们宗祠的文化大院落成庆典,很多海外华侨都回来了,祠堂是必到必看之处。同时也看看村里的变化,找找当年的痕迹,欣赏一下濠头木龙舞。”郑志君说,现在祠堂也作为文化场地供村民进行阅读、习古琴等文娱活动。
侨乡人物
建厂修路捐设施,情系桑梓归故里
濠头村华侨众多,早在19世纪,村里就有人移居海外。如今,旅居海外的濠头村华侨超3000人,郑氏家族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虽然身居异国他乡,但他们始终情系家园,鼎力相助家乡建设和公益事业,造福桑梓。
清同治末年(公元1873年),年仅15岁的郑泗全从香山搭乘小号木帆船到香港,再转乘坐大帆船前往澳洲悉尼。在澳初期,他为当地牧主放羊,后来自己垦荒种菜种蔗。存下一定积蓄后,他弃农经商,开起了小商店,并经营着一个二百英亩蔗园,成为了较富有的华侨。心系家乡的郑泗全,1922年携眷十余人回乡,在濠头建起了中西合璧式楼房并取名“荣业堂”,也是现在濠头村民口中的“鬼楼”。1924年,郑泗全发起集资兴建了濠头振兴社,用作华侨、港澳台乡亲聚会、商讨如何振兴濠头经济和福利事业的场所,这是中山早期在农村成立的华侨社团之一。振兴社这座古建筑历经沧桑,寄托了老一辈华侨热爱家乡的情怀,如今被列为中山市重点保护文物。
此外,郑泗全还联合乡中归侨、侨眷,合资在濠头二村开设了协和兴米机工场和电灯机厂、织布厂,建起谷仓并教会乡民织布,改善了乡民生活,“这个谷仓是当时中山最大的粮仓了。”郑志君说。除了建厂,郑泗全还倡议和广筹资金修建了岐环公路,该路从石岐学宫起经大柏山、细柏山、土瓜岭、牛起湾、濠头、白庙、朗尾、上巷、窈窕、张家边、江尾头至大环,城镇的货物可用汽车直接抵运濠头等村庄,不仅便利了沿线乡民,更带活了沿线区域经济,促进了工农业生产发展。
“濠头不少设施都是当年华侨捐建的,比如村委办公楼、托儿所、幼儿园、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很多都沿用至今。”郑志君说。其中,华侨郑华贵特别重视教育、慷慨公益。在日本横滨经营餐饮业的他爱国爱乡,中日邦交恢复后,曾多次携眷回国观光旅游、探亲访友。据不完全统计,1986年至1999年,濠头小学建教学楼、植物园、装修侨联会等,他共捐助人民币145230元;火炬开发区政府当年兴建“东镇侨胞之家”,他又乐助日币50万元;1995年,他支援四川省部分地区希望工程,在该省贫困地区捐建了一座高二层,有10多个教室的“均昌”学校,并赠送了一大批台椅。“认识郑华贵,和他打过交道的老一辈,都说他为人正直、豪爽、重情义、讲信誉!”郑志君说。
侨捐沿用
濠头学校至今仍是濠头学子成才起航之地
从涌口正街拐入濠头大街,前行百米豁然开朗,宽阔明亮的濠头文化广场映入眼帘。在濠头文化广场东北侧矗立着,一方高墙围立的建筑便是濠头学校旧址。濠头学校旧址建于1933年,原是用作小学,如今已成为幼儿园,但历经近百年风霜依然挺拔。主楼是一幢两层楼的建筑物,采用典型的中西合璧设计风格,外立面颜色为蓝粉相间,平面呈长方形,砖混结构。西南面中间内凹处开正门,前设外凸柱廊,廊前设台阶,两侧砌栏墙。门廊有四个侧柱支撑,二层设阳台,两侧各有侧柱支撑楼顶,楼顶正面砌女儿墙,中间塑白底黑字的“濠头学校”字样,其上点缀着一颗星星,虽有些许斑驳,但依然抓人眼球。
循着台阶拾级而上踏入楼内,清凉舒适之意沁人心脾。楼内前部正中设大厅,后部中间纵向设天井,石板铺地。两侧各设置有“南溪祖教室”“松冈祖教室”等多间教室,二层空中有出墙走廊相连。从侧边小门走出,正对着一幢3层楼的教学楼,不少教室的门楣上都高悬着捐赠者纪念名碑,如“郑华贵教室”“郑汝钧教室”“檀香山华侨教室”“港澳乡亲教室”。
“这些都是捐赠者的个人名字或者集体名字。”郑志君说,这幢3层楼的教学楼是1987年村委会筹资新建的,其中郑銮生、郑华贵等旅外乡亲共捐赠了近三分之一的资金。1999年,火炬开发区进行教育资源整合,濠头小学合并到开发区第三小学,校舍出租办濠头幼儿园。濠头的旅外乡亲们知道以后,又纷纷筹资助学:香港濠头乡亲总会捐资为幼儿班添置桌椅;香港的郑汉成捐资5万元协助濠头村委会为幼儿园兴建游泳池和捐赠一台钢琴;加拿大侨所、郑宗励以及香港郑銮生等捐资助学,为幼儿园添置教具……“曾经的濠头小学焕然一新,在当年就评上了市级幼儿园。”郑志君说。
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濠头人便明白了教育对改变人生、振兴中华的重要意义,大力捐资兴学。在代代濠头人的接力传承下,濠头学校培养出大批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施展才华的人才。“什么是活化利用,这就是最好的活化利用。”走到濠头幼儿园的操场上时,广东五邑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广东侨乡文化研究院教授张国雄望着这幢至今仍发挥着教育功能的校园感慨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张国雄说,以前那个年代有很多侨村新建校舍,兴办教育,但时过境迁,随着乡村儿童数量的下降,很多乡村侨校或是被荒废,或是改作他用,早已没有孩童们的欢声笑语了,“这里还能够始终坚持初心,将教育办下去,是不多见的。”
“我爸爸在这里上小学,我在这里上幼儿园,村里部分孩子也毕业于此,每次路过都会想起在这里的快乐时光,感觉还蛮奇妙的。”生于1997年的郑根伟说,国际象棋是濠头幼儿园的办园特色之一,园中的小棋手们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省、市荣誉。他本人也在幼儿园中班开始接触国际象棋,很大程度上锻炼了他的思维逻辑能力。直到现在,濠头幼儿园还开设着国际象棋教学工作,这也成为一代代濠头孩子的共同记忆。
专家点评
“侨”文章大有可为
“从遗产角度而言,濠头村有不少典型的侨居建筑,如荣业堂、振兴社以及碉楼等,种类丰富多样,但是分布零散,没有形成群落。”张国雄表示,从外观来看,在濠头村的华侨建筑上已经鲜少能了解到有关侨的文化内涵,更多的仅是一个外壳,“但这恰好说明了这个村落有很多值得保护的建筑遗产,在有关‘侨’的文章上大有可为。”
在广东的侨乡里,侨居建筑闲置的现象普遍存在,但濠头村的情况又很特别,“郑氏大宗祠的精神维系功能、濠头学校的教书育人功能等仍在发挥作用。”张国雄说。走访调研下来,张国雄颇有感触。他认为,濠头村名人辈出,如中国第一位驻秘鲁大使郑藻如、牵头成立濠头华侨振兴社的郑泗全、与孙中山一道革命的郑彼岸……他们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名人文化资源颇为难得,但濠头村却少有保留他们的故居,保留下来的也仅是一座建筑,亟待抢救保护,“这说明文化资源丰富,但保护利用方面亟需加强。”张国雄说。
如何将现有遗存的、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和名人故居建筑遗产抢救保护好,是当下濠头村面临的一大困点。对此,张国雄建议尽快将保护现有的侨居建筑作为首要任务。濠头村的大多侨居建筑都是同一类型,张国雄认为可以将同类型建筑整合利用,串珠成链,“做到有保留、有活化、有利用。”保护名人故居不只停留在建筑保护层面,更多的是为了深入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系统地进行结构性保护,让漂浮着的文化和空荡的建筑两相结合,让文化有物质载体,让建筑有精神内涵。
“郑氏大宗祠就是做得比较好的代表。”张国雄说,郑氏大宗祠在濠头村人的改造利用下不仅恢复了传统祠堂的功能,还成为了当地群众的“文化大院”,这种思路是值得推广借鉴的。他表示,中山的郑氏家族是从河南、浙江等地迁徙而来的,却在濠头乃至中山以及海内外都声名远扬,产生不小的影响力,靠的就是文化建设。例如郑氏大宗祠里那一面镌刻着家风家训的墙,是郑氏家族的“根”深深扎在这里的表征,即便是远走他乡,这里也成为郑氏后人的心灵守望之地,“正是因为郑氏家族的文化建设做得扎实,这个家族才人才辈出。放在今天发展濠头,同样是这个道理。”
◆编辑:龙慧◆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