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涌现出了一批有新理念、新方法的“幸福德育”老师。纪念中学老师朗情(左图)和桂山中学老师余芝给学生上思政课。
今年以来,为了使全市德育工作真正适应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中山不断创新德育工作机制,并努力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幸福德育”品牌。
■多元校园文化促育人提质
将中小学德育教育与生活日常科学地结合起来,以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多样化的德育课程和协同化的实践体系,从内而外地影响、教育学生。中山市各中小学正探索将思政学科与其他学科、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融合育德的“三重融合”新模式。
“你为什么不肯站出来承认错误?承认错误之后,内心有何感受?”近日,西区中学在一节“对不起,我错了”主题班会中,通过三个游戏活动及多种分组活动方式,让学生思考感悟上述两个问题,并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意识到面对错误、勇于承担错误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友谊,赢得人缘,促进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班级的和谐。这是该校正在实践的、从班会课入手逐步探索推进的“体验式”德育模式,以提高德育的有效性,“这样的课堂,学生上课态度很好,参与程度很高,体验水平高。”任课老师喻的的表示。据了解,“体验式”德育是西区街道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新亮点、新做法,它强调学生要回归生活,亲身参与,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内化“真善美”的思想认识,促进道德行为的成长。
同一时期,为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青少年识毒、拒毒、防毒能力,防范青少年违法犯罪,南区街道团工委、禁毒办及综合治理办公室(司法所)在良都小学联合开展“禁毒小达人集章活动”。活动联动南区街道城市建设和管理局、南区街道宣传办公室、南区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南区禁毒社矫社工服务中心多个部门,于现场设置禁毒游戏、普法宣讲、义诊、垃圾分类游戏等8个摊位,学生们需要参与其中并完成集章任务,完成任务的学生可获得“禁毒小达人”勋章一枚。为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工作人员将禁毒、法律等知识结合到趣味游戏中,学生通过参与“穿越火线”“缉毒行动”等游戏,认识毒品,认识校园不文明行为,掌握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律知识。
这些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正在中山市各中小学陆续开展。组织好“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做到“五个一”,即每年开展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班会;每年开展一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每年开展一次“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研学实践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文明实践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推动劳动教育和研学实践,开展“我看工匠”主题教育活动,推动劳动教育特色学校提质工作,促进我市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内涵式发展,充分利用劳动教育、研学实践等基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深化对“工匠精神”、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各中小学正实践着,如何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育人全过程,并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思路,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开创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三全育德”助力青少年成长
“幸福德育”正成为中山中小学校的德育新热点,它不同于传统的德育,在教学中强调幸福感和影响力,并提倡让学生自我转变,进而提升道德水平。也因此,它呼唤着一批有新理念、新方法的“幸福德育”老师。
为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幸福德育”工作体系,促进“幸福德育”品牌建设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幸福德育”工作格局,今年以来,中山先后召开了“幸福德育”品牌建设研讨会,以“爱生如水 幸福育人”为主题的德育专干能力提升培训班。并在全市范围内推动落实学科德育(课程思政),组织学科德育优秀课例评选、主题班会课比赛、德育征文评选等,并组织德育课题申报、评选、研究,推动德育课题项目化管理,加强德育科研成果推广工作。
推动“幸福德育”不仅是“校内”工作,中山正以全市之力打造“三全育德”(即全员育德、全程育德、全方位育德)的新局面。全市正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教育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德育工作新局面。多职能部门聚焦立德树人,发挥资源优势,自觉担当发力,用心用情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抓手,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突出“家庭教育”,联动社会力量,持续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
“‘幸福德育’品牌的创建是全员‘大合唱’。”市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师是“幸福德育”的践行者,家长是“幸福德育”的参与者,学生是“幸福德育”的直接受益者。在“三全育人”的背景要求下,每个人都有义务、有责任不断完善我市中小幼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做优做强“幸福德育”品牌。
记者 闫莹莹 文波 通讯员 黄颖婷
◆编辑:龙慧◆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