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艺斌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后获颁kok手机登录入口的荣誉证书。通讯员供图
“我现在感觉良好,捐献过程中也没有出现任何不适。”1月9日上午,捐献39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不久的黄艺斌,手肘窝处还贴着止血贴,但看起来精神状态还不错。他是今年中山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毫不犹豫决定捐献
“黄艺斌先生您好,我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管理中心 (中华骨髓库广东分库)的工作人员,您于2007年留样加入中华骨髓库,现在有个血液病患者跟您初配相合,我们跟您联系主要是想了解您是否有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助患者的意愿。无论您的意愿如何,请您在收到信息后给我们一个回复!”2023年11月14日,黄艺斌收到一条短信,令他感到十分惊喜,这距离他加入中华骨髓库已经16年了。据他所知,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的符合概率大概是十万分之一。黄艺斌内心没有丝毫犹豫,同意捐献,但还是觉得要征求一下家人的意见。
黄艺斌的决定一开始遭到了家人强烈反对。之后的两天时间里,黄艺斌做了大量工作,“我不停地上网查找相关权威资料、科学依据,也跟家里人一番软磨硬泡,解释说明捐这个对身体没有危害,反而能帮助别人。”在黄艺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服下,家人不仅理解支持他的决定,还在出发前与他击拳鼓气,嘱咐他安心捐献。
■“能救人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每次造血干细胞捐献,对于重症患者来说,都是一次生命的重启。深知此理的黄艺斌自接到短信后便开始格外注意自己的饮食和作息。尤其从捐献前一周开始,原本几乎每天都0时后睡觉的黄艺斌,把作息时间提前到了晚上10时,进口的食物也不再如往常一般随意,严格听取相关工作人员意见建议,做足、做好准备工作。
1月3日,黄艺斌住进了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开始每天打动员针、接受验血、吃各种“补品”。1月8日早上5时40分,黄艺斌起床作最后的献前准备,验血、打动员针、喝氯化钾溶液、吃钙片……“医生让我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因为获捐者体重有100公斤。”黄艺斌说,获捐者体重越重,需要的造血干细胞量越大,相应需要在他体内抽取的量也就越多,抽取时间也就更长。
捐献工作大概从当天早上9时开始,一直持续至下午2时。其间,黄艺斌的手脚都必须保持一个姿势不能动。“我没有出现头晕、发麻等症状,献完就基本可以下床行走。休息几个小时后,手上插针处的疼痛感也明显减少了不少。”黄艺斌说。
“通过我的捐献可以救一个人乃至一个家庭,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成就感的事!”黄艺斌表示,随着医疗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捐献的过程越来越安全、完善,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帮助更多有需要的患者。
从18岁成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到19岁加入中华骨髓库,再到这么多年始终坚持无偿献血,黄艺斌的初心始终只有一个:尽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如今,黄艺斌是一名党员,也是石岐街道工业信息和科技商务局的一名公职人员,他始终坚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中山去年捐献骨髓人数较前年增长50%
1月9日,中山市中心血站分别为石岐街道工业信息和科技商务局和黄艺斌送上感谢状、kok手机登录入口的荣誉证书。知道黄艺斌将于当天回来,石岐街道还准备了鲜花。“身边出现这样一个拥有大爱胸襟的同事,我们都很敬佩,希望这种博爱精神能够进一步传播开来,影响更多人投身公益事业。”石岐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黄艺斌是中山市第72例、全省第1845例、全国第16738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也是2024年中山市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中山市中心血站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由黄艺斌捐献的这袋“生命的种子”已在最短的时间内由专人送往病人所在医院,移植到那位素不相识的患者体内。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是白血病等75种致死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数据统计,2023年中山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12例,捐献人数较2022年增长50%。
记者 江慎诺 通讯员 黄秋爱 傅瑶
◆编辑:龙慧◆二审:陈吉春◆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