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山首次在深圳大型展览开设图书类特色文化展区,由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山日报社承办的深圳书展中山展区自上周五(11月10日)开幕以来,吸引了不少深圳的市民街坊前来逛展打卡。
不少深圳文艺青年争先在深圳书展中山展区门前打卡留念。
当然,作为一个向深圳市民展示中山地方文化的舞台,本次中山展区可不只有精品图书展那么简单。笔者留意到,不少深圳市民在逛展期间都被中山非遗展区丰富多彩的民间展具所吸引。那么,本次展出的都有哪些中山街坊耳熟能详的特色非遗文化精髓?
现场非遗特色展区一角。
醉龙舞
醉龙舞是古代中山民间特有的舞蹈,源起宋代,盛于明清。其表演艺术风格独特,融会了武术南拳、醉拳、杂耍等技艺于一体,表演过程中,舞龙者先饮酒后舞之,如略有清醒,持酒埕者则又强灌,务必使舞龙者醉之,达到形醉意不醉,步醉心不醉的境界。2008年,醉龙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山展区开幕当日上演的醉龙舞表演酒香四溢、霸气十足。
醉龙文化衍生出的文创特色潮品。
彩扎(中山起湾金龙)
如今起湾金龙延伸成为中山本土“潮牌”文创产品的一大灵感来源。
起湾金龙起源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村民利用竹子、藤条、铁线、彩布等,通过绘画、扎作、上色、装配等工序,根据“金木水火土”传统五行色调搭配制作而成,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艺术特征。2022年,彩扎(中山起湾金龙)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板芙白溪瓷釉彩烧制技艺
板芙白溪瓷釉彩烧制技艺是以板芙镇白溪村的白泥为原料,延用土窑烧制的釉彩烧制技艺,包括配泥、筛洗、陈腐、精炼等10个步骤。2022年,板芙白溪瓷釉彩烧制技艺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三乡木偶戏
三乡木偶戏,是中山市三乡镇一种传统的民间戏剧,清道光末年(1850年)由湛江木偶戏艺人引入的雷剧木偶发展而来,是以木偶为主要演出道具,配套音乐、配音、雕刻、偶像装饰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民间艺术。2020年,三乡木偶戏被列为中山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中山酱油酿造技艺
中山酱油酿造技艺是中山市传统食品制作技艺,自民国初期创制以来一直得到传承和发展。酱油酿造技艺包括选豆、浸豆、蒸豆、制曲、生晒(天然发酵)、复油、抽油、静置沉淀、煮制、灌装等十多道传统工序,所酿造的酱油酱香浓馥,鲜美爽口,风味独特,深受百姓喜爱,产品畅销国内和世界各地。
石岐外感茶制作技艺
石岐外感茶制作技艺始创于清末,百年来一直得到活态传承,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岭南地区著名的中草药品牌。
石岐外感茶是民间根据我国《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医籍的记载,以岗梅、蒲桃、臭茉莉、露兜簕、铁包金这五味岭南地区野生中草药为原料,经多道工序制成,疏风清热,解暑消食,对于外感发热、预防感冒等有较好疗效。长期以来,石岐外感茶制作技艺在百姓防病治病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守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五桂山土沉香生产与制作技艺
沉香是瑞香科沉香属植物树体受伤后分泌出来的油脂成分和本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五桂山香农从天然土沉香树体受伤后结沉香的原理得到启发,人工促使沉香树体伤口快结香、多结香,形成了五桂山土沉香独特的生产和制作技艺。2018年,“五桂山土沉香生产与制作技艺”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南头灯酒习俗
南头灯酒习俗,又称“南头灯酒会”“花灯酒会”,是中山市南头镇在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传统民俗活动。
南头灯酒习俗主要有扎灯、开灯、挂灯、祈灯、饮灯酒、投灯和请灯等一系列活动内容。由村中长老组织,各庙社的理事会筹办,村民自发筹集资金,扎作花灯。农历正月初六,把扎好的花灯安装、修整好,此为“开灯”。从正月初六至正月十六,各庙社分别在庙前空地筵开数百席灯酒宴。在灯酒宴现场,村民自发为庙社捐献香油钱。灯酒宴席间开展花灯竞投,所得款项用于扶贫助困、敬老助学等。
黄圃腊味制作工艺(省级)
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分为分割切粒、拌料腌制、漏斗灌肠、针板刺孔、杂草分段、索绳悬挂、清洗去脂、阳光晾晒8道程序。2009年,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圃镇腊味年产值超15亿元,销售量占全国广式腊味市场60%以上,涌现出泰和、银华、荣业、今荣、创格等一批知名腊味食品生产企业。
老字号“荣业腊味”的第四代传人王显韬入选中山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率先提出打造“新腊味文化”概念,推出了荣获“中国名宴”殊荣的“腊味九大簋”菜式,为传统腊肠注入了新的活力。
沙溪凉茶
沙溪凉茶始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具有清热,除湿,导滞作用,多用于治疗四时感冒,身倦骨痛,寒热交作,胸膈饱滞,痰凝气喘等症,收载于中国药典,获得药品批准文号,属乙类非处方药。
沙溪凉茶具有广东凉茶的地方特色,在珠三角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作用和功效深受广东人及港澳同胞的欢迎,曾多次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广东老手信、中山市优秀旅游产品称号,作为“中华老字号”品牌,已收录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图】梁展宏
编辑 徐璇 二审 王远扬 三审 赖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