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堆是广东地区一种充满年味的古老小吃。明末清初的《广东新语》载:"广州之俗,岁终,以烈火爆开糯谷,名曰爆谷,为煎堆心馅。煎堆者,以糯粉为大小圆,入油煎之,以祀先祖及馈亲友者也。"煎堆在广东,犹如北方人过年的饺子,家家都要吃,故有"年晚煎堆,人有我有"之谚。这一习俗流传至今。民众镇的煎堆也称爆谷煎堆,外圆中空,以存放时间长而出名。刚起锅时外皮松脆,放久了外皮就会变硬,如果要吃就最好用锅来蒸软再吃。民众社区的芬姐做爆谷煎堆已有多个年头了。现在她每天早上四点就开始烧油炸煎堆,每锅一次可炸两个,每次用时20分钟,每天大概做60个。在民众市场,芬姐的煎堆以个大浑圆出名,每年都是抢手货。
每至年关,中山的书法家们都会带上自己的文房四宝下乡,为市民写春联。
据说最早年糕是为年夜祭神、岁朝供祖先所用,后来才成为春节食品,春节吃年糕有吉祥的寓意。中山人做年糕很讲究,经过揉搓、捶打、加料等多种繁杂的工序,软糯香甜的年糕,便成为了中山人最充满年味的记忆符号。
买一盆金桔回家,喜上眉梢。
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欢快喜庆的贺岁歌在大街小巷响起来了!无论是大商场还是小超市,都架起了红艳艳的拱门——“年货一条街”,糖果、瓜子、年糕……琳琅满目。还有一盆盆鲜艳的年花、金桔、富贵竹等,已将整个街市打扮得分外的美丽,浓浓的年味,在人们的心中蔓延!
朴实而传统的中山人,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刚过腊八,就开始制作年节食品:包油角、炸煎堆、炸金钱圈、蒸年糕、包粽子……
“煎堆碌碌、金钱满屋”是借炸煎堆之举,寓意新的一年,赚钱更多!“年糕年糕,步步高升”是蒸年糕的美好期盼!而包油角、炸油角又为何意呢?在横栏每当要过年之时,几乎家家户户的亲人都聚在一起,甚至左邻右里的数家人聚在一起,你磨粉、我搓面,大家一起包油角,聊着西家长、东家短,气氛和谐,热热闹闹。“这个油角,你看是不是很像一个荷包,这个荷包在以前没有微信红包的时候,就拿它来装钱的,所以包油角就是希望人人都荷包多多,钱多多的意思。”吴叔拿起了一个刚包好的油角告诉记者。吴叔还告诉记者,包油角除了大家为讨个好兆头外,还因为油角比较多油,外出带上吃,不易饿,同时,炸的食品,不用防腐剂,可以存放很长时间都不易坏。
在民众镇,爆谷煎堆是这个岭南水乡的一大特色。“这种爆谷煎堆看起来很大,其实里面没有多少东西,这大概与当年的食物匮乏,为了充面子而发明的一种食品吧!当然,这其中也有当地民众希望能五谷丰登、粮食多多的美好夙愿!”正在忙碌的梁大嫂告诉记者。
而对于春联,不仅在大小商场有卖,也有很多书法家在街边的一隅,摆开了笔墨纸砚,为市民挥毫书写。不过,中山的农户这一两年来都不用买春联啦!“现在市里、镇里的书法家都下到各村,免费为村民写春联,还纸墨全包,你可以在这条村里领一副,那条村里再领一副,还把多余的春联送给没时间过来领取的亲朋好友。”黄老伯领到了一副春联,话刚说完,又匆忙排队去准备再领一副了。
看着长长的队伍,欢乐的人群,听着不远处零星响起的爆竹声,欢乐吉祥的新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