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禾桶比赛充满乐趣和欢笑。
“加油,往前划,保持平衡……”6月17日下午,一阵阵加油声在民众镇伟丰生态农场的水道边响起。
水上漂着一只木桶,木桶内人以跪坐的姿势保持平衡,双手不停地奋力划着木桨——这是民众镇非遗项目扒禾桶的技艺培训现场。
今年56岁的马凤珍在民众镇是扒禾桶项目的知名人物,多次在民众镇水乡运动会的扒禾桶项目中获得第一名,也是此次扒禾桶的培训老师。
马凤珍讲解扒禾桶要点。
马凤珍手把手指导学员正确姿势。
从田间娱乐休闲活动到获评市级非遗项目,扒禾桶虽然离日常生活越来越远,却变成一种记忆以体育竞技的样式传承下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禾桶曾是民众镇农户必备的农业生产工具。稻谷丰收时,农人抱起成捆的稻谷,往禾桶边沿摔打,稻粒脱落进禾桶内,带给人们丰收的喜悦。农闲时,人们坐上禾桶,划行在田间河涌,又带给农民们休闲的快乐。
随着农业生产设备升级,禾桶逐渐淡出人们视野,许多年轻人已不了解扒禾桶背后的历史记忆。参加扒禾桶培训的“90后”张梓彬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见过禾桶,“看过扒禾桶比赛,但不知道它原来是什么用途,感觉它离我们的生活很远。”这次培训让张梓彬体验到当年农民们种田的辛劳,让他格外珍惜现在。
民众镇近年来年年举办扒禾桶比赛,吸引年轻一代了解这个非遗项目。
在民众镇和周边生态特色旅游项目的推广下,消失多时的禾桶重现在人们眼前,扒禾桶运动的知名度日益提升,为保护及传承扒禾桶这项传统技艺,民众镇将其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系统开发,同时将其作为每年全镇水乡运动会的竞技项目之一,发动群众关注和参与。民众扒禾桶比赛采取小组赛形式进行,分男女组别,每3人一组,参赛者需在50米的赛道上完成一个来回的赛程,用时最短者获胜。
扒禾桶前需要有人帮助才能顺利开扒。
一名学员成功掌握了扒禾桶技巧,得到了岸边学员的鼓励。
在水道旁边,马凤珍认真地讲授扒禾桶的技巧,并跪坐在禾桶内示范,大腿靠在禾桶两侧、双脚撑于禾桶后部以固定身体、背部挺直、双手持桨、垂直入水、双手用力均匀、保持平衡……这样才能不至于在原地打转,也能快速前进。
第一批扒禾桶学员合照留念。
扒禾桶是印记水乡生活的一种记忆符号,此次参加扒禾桶技艺培训的学员有了不少“90后”的身影,或许因为兴趣,或者出于好奇,他们的参与让扒禾桶走进青年人的世界,这个传统的水乡比赛项目,将被更多的人了解并且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