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坦洲自助书房内看书。
金斗湾小学24间课室都将统一配备教学一体机。
七村社区,居民在村中散步。
河涌里一个个黑色柱子,是分散隐藏的污水收集装置。
金斗湾小学旁,几个放干了水的鱼塘,塘底的黑泥吸引了众多鸟儿来觅食。一群白鹭欢快地在鱼塘啄食,不时飞到旁边的草棚上站着,如同鱼塘的白色护卫。
本报全媒体采访小组在坦洲进行乡村纪事采访。
在坦洲行走,田野与高楼间穿行,记者已难以分清这是“村里的城”,还是“城里的村”。这里还是我们熟悉的乡村的样子,只是内里已悄悄植入了城市的系统。
记者走进七村社区的一条自然村。一条河涌蜿蜒流动,两岸人家沿河而居,如一幅静谧水墨画卷。岸边的绿草坪、红砖花基一路沿河而砌,民居小院的灰瓦墙、竹篱笆,也都有十分相似的整齐度。而最让人不解的,是河涌里每隔一小段就露出的一个黑色圆筒形柱子。村干部说,这是分散隐藏的污水收集装置。昔日村民们的生活污水是直接排放河涌的,现在先由管道收集到这里,再输送处理后才排放。
今年4月才开馆的坦洲自助书房,仅有70平方米,外形如同黄色的集装箱。但这小小的集装箱不仅装进了5000册图书,还装进了乡村人读书的热情。开门这半年多,书房每个月都要接待6000人次以上,而在暑假高峰期的时候,更是一个月接待了9000多人次。每天晚饭过后,就有许多家长带孩子来看书。
今年9月才新开学的金斗湾小学,处在住宅高楼环绕之中。学校的各项硬件设施配套也是最新的,绝不输城区的小学半点儿。从局部来看,这就是城市里的学校。但学校操场围栏之外,却是连片的鱼塘,每日有农民在此劳作。更让我们惊喜的是,其中几个放干了水的鱼塘,塘底的黑泥吸引了众多鸟儿来觅食。一群白鹭欢快地在鱼塘啄食,累了就飞到旁边的草棚上站着,如同鱼塘的白色护卫。
常有城里的“乡愁者”,因着乡村与记忆中的模样不同,而赋诗于“愁”。但他们只记得农耕时代诗意的模样,却闭口不谈农耕时代农业无法防御的自然灾害、农民辛劳的低效劳作、农路荒草泥泞的难行的艰辛。也有“建设者”,高效地复制着城市的所有系统,希望能直接在白纸上重建一个乡村上的城市。
兴村振兴,是一道命题作文,但不应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它如同老城保育,同样需要生活在此间的人们用心“绣花”。我们期盼着,乡村都能保持着熟悉的样子,但内里都已植入了城市的系统。我们期盼着,城市的系统中,能融入更多乡村的生态。朗朗书声起,翩翩白鹭飞。愿这样的景象成为城市、也成为乡村人们所向往的美好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