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上午9点,板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疾控人员分成两组,一组负责入户关怀,另一组负责入户采样和消毒。
疾控工作组的组员王夏散和吴志恒10点前要到一户疫情密切接触者家中采样送检。须穿防护服,戴口罩面罩,全身完全包裹。
出发前,吴志恒仔细检查工具箱里面的物品。他说,采样用的棉签、采样瓶、消毒酒精和废物回收袋等等,一样都不能缺。王夏散利用在出发前的时间核实采样对象的信息,打电话提醒采样对象居家隔离要注意的事项。电话那头,采样对象很不耐烦,但王夏散依然耐心地说着。
10分钟后,防疫工作组来到采样对象家门口。“来,张嘴。对,就这样。”第一个样本成功采集,王夏散赶紧把擦拭棉签放到玻璃瓶里。
在对小孩进行采样的时候,小孩的父亲不配合。“我也是一位妈妈,一位家长,我理解你怕采样会伤害到宝宝。但是请你放心,我们只是做擦拭采样,不会造成损伤的。”王夏散细致、耐心地进行劝说着。她说,这几天进行走访和采样的时候,很多对象都不配合,她也经常遭到责骂。“其实我很理解他们,疫情面前他们会觉得焦虑烦躁,等他们骂完,把情绪发泄完就没事了。有很多之后觉得挺不好意思,会向我们道歉。”王夏散说。
11点前,采样送检物准时送到市疾控中心。
入户关怀工作专班的工作也不轻松。
下午2点45分,组员梁丽嫦和陈杏连来到一栋出租屋楼下,和早就在这等待的镇流管办的临时同事会合。他们要对一名刚从深圳回到板芙、户籍在疫情发生地的男子开展入户关怀工作。
简单说明来意后,陈杏连为这位男子测量体温。 然后询问并登记关怀对象相关资料。
“很多关怀对象都不理解我们的工作,甚至排斥我们。认为我们打扰了他们的生活,或者间接把病毒带到他们身边,有时候甚至恶言相向。”梁丽嫦说。“有一次我们去做入户关怀,那个对象一见到我们就‘砰’一下把门关上了,喊了好久才肯开门。”陈杏连在旁边补充道。
体温测量、信息登记完毕后,梁丽嫦和陈杏连再具体指导关怀对象落实通风、洗手、测体温等措施,并咨询、关心他的生活起居情况。
下午4点多,回到单位,摘下手套,梁丽嫦手上的小红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可能是戴着手套不透气,时间久了,过敏了。”
梁丽嫦和陈杏连都是年轻的妈妈,孩子一直是她们的牵挂。但哪怕晚上回家刚抱上娃,只要一个电话就要立即到岗。
9点30分,已经穿戴好防护服的王夏散和吴志恒提着采样箱出发。经过一个办公室的时候,同事对着他们喊了一声“加油!”
这不,夜深了,板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灯还亮着,窗内人影绰绰。
9点40分,防疫工作组来到采样对象家门口。
王夏散医生利用在出发前的时间核实采样对象的信息,打电话提醒采样对象居家隔离要注意的事项。
按照穿着规范要求,除了调整头罩,整个穿戴过程只能一人完成。
“来,张嘴。对,就这样。”第一个样本成功采集,王夏散赶紧把擦拭棉签放到玻璃瓶里。
11点前,采样送检物准时送到市疾控中心。
入户关怀专班人员和流管办工作人员在出租屋楼下会合。流管办的工作人员介绍该入户关怀对象的情况。
测完体温后,梁丽嫦开始询问并登记关怀对象相关资料。
专班人员完成所有工作后,进行信息登记。
面对面教关怀对象怎么规范洗手。梁丽嫦和陈杏连在具体指导关怀对象落实通风、洗手、测体温等措施,也会咨询、关心他的生活起居情况。
摘下手套之后,还要用酒精洗手消毒一次。这时,梁丽嫦手上的小红点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可能是戴着手套不透气,时间久了,过敏了。”她说,“其实,口罩戴久了,脸上会有很深的勒痕,刚摘下口罩的时候会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