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下的春耕景象。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农户在芹菜地里农作。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灌满水的农田犹如一幅水墨画。本报记者 孙俊军 摄
南朗镇涌口村,大学生农户正忙碌着用农机翻地。本报记者 孙俊军 摄
民众镇义仓村保家围,农户正在地里忙碌着。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田头英雄花盛放。本报记者 孙俊军 摄
春耕时节,李花枝头绽放。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盛开的木棉花,散发浓浓的春天气息。本报记者 缪晓剑 摄
春天来了。天空阳光灿烂,春风从田野、山岗漫盈而来,如同一支跳动的画笔,舞到哪里,就把色彩涂抹到哪里。道路旁、公园里、田野间,木棉、杜鹃、黄花风铃木等先后登场报春,各种颜色和形状的花在暖阳中吐蕊,点缀着这座随着复工复产逐渐恢复昔日活力和色彩的城市。
俗话说:“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虽然突发的疫情给今年春耕备耕带来诸多挑战,可春光不等人,在中山广袤的田野上早就上演了一派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
在民众镇义仓村,耕地里,机器的轰鸣、农具的声响不绝于耳,农机一头“扎”进田地中,农民奋力修整着土地,希望用汗水浇灌出新一年的丰收,另一片田地则是芹菜和椰菜的乐园,农民们活用种植庄稼的空窗期种上了不少蔬菜,灌溉、杀虫,不让土地“闲”下来;在南朗涌口村,阳光的映照下,大片经过翻整的田地弥漫着泥土的香气,大大小小稻田形状各异,耕地机的车轱辘在地上留下的痕迹与田间小道、绿植、木棉点缀相宜,留下了一幅绝美的春耕水墨图。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耕工作遇到些许困难,如义仓村的不少农户便因商铺尚未复工、无法买到种子和农药而发愁,各村委会积极奔走、链接资源;群安村的外地耕农则因疫情无法及时返村,村委会牵线,让外来耕种户与安康农场蔬菜种植基地合作,通过“农户—基地—市场”临时代销模式运作……正如当地农民所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大家众志成城,做好疫情防控,有序恢复生产,定会不负春光不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