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第四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在中山市开幕,论坛以“弘扬中山精神、共谋民族复兴”为主题。开幕式后,参加论坛的嘉宾被众多媒体记者围住采访。本报记者 文波 摄
11月14日晚,“小康之约 幸福南区”首届广东原创乡村民谣作品征集展演活动在南区落幕。18首参赛作品轮番演唱,悠扬的乐曲、悦耳的歌声赢得近300名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本报记者 文波 摄
2020年2月,中山市西区团委召集青年志愿者快速组建一个临时“防护面罩厂”。仅用4天时间,完成防护面罩数量达2490个。本报记者 文智诚 摄
7月2日,一批农民在晒谷场翻晒稻谷。2020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夏粮喜获丰收,全村农民不畏酷暑,头顶烈日在晒谷场上铺开谷子、隔时翻晒,呈现一派忙碌的景象。金灿灿的谷子是底色,烈日当头下的人和影是诗行,一幅美妙的图画定格在低空俯拍的无人机的镜头中。
本报记者 文智诚 摄
2020年5月1日拍摄的正在建设中的深中通道。据悉,深中通道是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该项目沉管隧道长约6.8公里,共由32节沉管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组成,是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市民可30分钟到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这条交通大动脉将是促进深圳、中山两地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计划2024年全线通车。本报记者 黎旭升 摄
11月23日,小榄菊花会期间,游客在菊花园内游玩。遇见美景,大家同时拿出手机拍照。本报记者 王云 摄
12月13日,东区公益集市活动的围棋摊位前,一名正在进行视力治疗的小女孩专注地看着棋盘。本报记者 余兆宇 摄
7月25日,肇庆市怀集县诗洞村罗屋自然村的罗东生给客人们介绍和销售自己生产的腐竹。罗东生全家5口人,2016年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扶贫驻村工作队帮助他家危房改造,建起了80多平方米的新房。 同时,在工作队的帮助下,罗东生建起了面积60多平方米的腐竹生产坊,两名村委会干部给罗东生提供技术指导。罗东生的腐竹生产坊全年可增加收入5万元。今年4月份,罗东生自费投资增加了一条生产线,产能比原来翻一番。2020年7月8日,省政协副主席林雄带队来到东生腐竹坊,鼓励他做大腐竹产业,做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本报记者 明剑 摄
“决定性瞬间”,是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摄影金科玉律。
在2020年,本报记者抓拍到了一些精彩的“瞬间”,但因为多种原因没有在新闻传播平台上完美地展现出来。2020年即将过去,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刊出了这些精彩“瞬间”,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