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翠亨新区的中山国际人才港聚集了一批创新创业配套机构,人才服务体系日趋完善。记者 冯明旻 摄
经过十年的发展,中山市翠亨新区这片曾经的滩涂海角,已演变为湾区的投资创业热土。随着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落户翠亨新区,深中互动的频率与深度也不断提升。为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翠亨新区先行先试,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深中融合”,积极推动一个服务窗能办深中两地事,让大湾区企业在翠亨新区能“落得了、落得好”。
■“新区服务细心高效,我们留得住,发展得好”
“我们去年年初正式在翠亨新区投产以来,公司的业绩一直上涨。目前企业在中山有员工600多人,其中约200人是从深圳来的。”中山市新益昌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冠玉透露,因为刚到翠亨新区没多久,异地社保不能参与入学积分,有些员工还没在本地买房,遇到了子女“入学难”情况。“去年,新区就集中帮我们解决了一批员工的社保和子女升学问题,解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这些员工基本上都是在深圳积累了丰厚经验的技术人才,新区的贴心服务,让他们留得住、发展好。”
同时,翠亨新区为企业服务办事的效率也给王冠玉留下深刻印象。去年年底,园区周边的路网仍然在马不停蹄地施工建设。当时,公司遇到一个尴尬的境况:货车开不出去了。如果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当天下午公司就无法按时交货。“当时很焦急,便立即拨打电话向新区求助,大概一个小时之后,我们就已经收到反馈,说问题已经解决了,他们在临时道路上铺了一块隔板,让货车得以通行,我们当时都惊叹于新区的办事效率之快。”王冠玉说。
翠亨新区打造科创高地,不仅需要引进“在深圳积累了丰厚经验的”技术人才,还要让其留得住,愿意扎根翠亨新区发展,这是摆在翠亨新区面前的一个课题。在这里,带有深圳“基因”的企业随处可见,且随着交通网络的完善,深中互动的频率与深度也不断提升,企业员工跨城生活渐成常态。
“只要来中山发展,可以在这边买房,公司提供无息贷款,帮你垫付首付。”另一家从深圳搬过来的企业——深圳市江波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动给员工创造条件。该公司副总裁杨晓斌笑说,“当时公司的员工都争抢着申请到中山这边来。”
杨晓斌透露,企业一直想建一座“工程师的园区”,为员工提供良好、舒适、便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深圳用地紧张,而翠亨新区这边可开发用地大,性价比高,在与翠亨新区政府充分沟通后,最终于2019年9月在这里建成了江波龙电子中山存储产业园一期,并投产了。”
记者了解到,江波龙电子中山存储产业园目前已入驻各类技术工程师约500人,其中大部分来自深圳。江波龙电子中山存储产业园二期工程预计2023年底前竣工,建成后,园区工程师人数将超过1000人。
“之所以能够快速投入二期建设,是因为政府给了我们大力的支持,服务也非常贴心、细致,反应迅速又及时。”杨晓斌说,这些服务细节给足了江波龙电子立足翠亨新区发展的信心,“我们将继续做好产品研发,从这里走向世界。”
市委副秘书长、翠亨新区党工委书记梁克表示,在营商环境方面,翠亨新区对标对齐深圳营商环境政策和创新经验,主动学习深圳前海在营商环境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翠亨新区与深圳前海营商环境一体化方面大胆探索,实现更多“跨城通办”,为中山探索一条东西两岸营商环境一体化的路径。
■跨城通办 一个服务窗能办深中两地事
位于翠亨新区科技金融新城二期产业园区的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是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深中融合”的重要载体。
翠亨政务服务中心场地面积3200平方米,采用“海纳百川、筑巢引凤”的装修风格,首推“政务 人才”的建设模式,在全省率先提出打造政务服务和人才服务综合体,一体化建设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与中山国际人才港。
在现场可以看到,19个专属服务办事窗口,可办理651项市直部门下放翠亨新区的全部依申请事权以及公安、自然资源、税务、水务、公积金、人才服务等服务事项共947子项。其中,与深圳启动了200多项“跨城通办”事项,包括人才补贴、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社会保障等。此外,通办内容还会每月更新。
记者留意到一个细节:每个专窗均配备了双屏触屏一体机,群众在办理业务时可同步了解业务办理过程。现场办理业务的市民李小姐告诉记者,“这个双面显示屏便民利民,我们在办理业务时的流程信息一目了然,感觉很放心。”办理完业务后,李小姐在系统上给出了“非常满意”的评价。
“为便利深圳人员在新区工作生活,我们持续推动政务服务‘跨城通办’,减少两地居民‘两地跑’的次数,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政务服务中心还推出导办代办服务,建立了导办代办专员队伍,设立“导办代办专窗”,为企业提供办事“全周期”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深圳企业进驻新区,同时让进驻的企业享受更为便利的服务。
该负责人还透露,接下来,翠亨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还计划开展更多深中“跨城通办”创新探索,与前海人才的职业资格、职称等事项互认,推动与深圳实现更多“跨城通办”“湾区通办”,打造深中两市企业、市民无差别体验的营商环境。
◆编辑:龙慧◆二审:郑沛锋◆三审:周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