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3月7日上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新的更高要求,深刻指明了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的努力方向。“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中第一个就是“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着眼长远、通盘考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笔者认为,要准确把握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内涵,努力在发展重点、发展动能、发展环境等关键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准确把握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内涵
体制是指一定的有关组织形式的规则、制度。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或地区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机制是指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经济机制是表示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就是要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完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大力激发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动能,联结带动经济各领域的质量优化及提升进程,形成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逐步构建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
■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中山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既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转换发展动能、提升各类资源配置效率效能的主阵地。要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打好“数字化 ”“标准化 ”“品牌 ”组合拳,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升级、模式创新、质量提升,使专业镇特色更特、优势更优,推进“一镇一品”的特色小镇建设,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要加快推进九大产业平台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优质项目,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要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把违法成本提到最高,把维权成本降到最低,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打好污染防治战,以生态环境改善倒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要全面强化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识与责任,强化各类岗位的精细化管理,培育高质量的工匠精神,发挥好企业主体行为对形成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积极影响。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新旧动能转换,本质上就是要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实现强起来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重点加大高企培育工作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扶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经济体系。要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强化市级统筹,集中资源办大事,加快构建“两区一湖一岛”创新格局,打造吸引优质项目、高端人才的平台载体。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城市硬环境和制度软环境,健全人才评价机制。要抢抓湾区发展历史机遇,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主动参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要加大创新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全面推广古镇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经验做法,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营商环境的质量是吸引优质资源集聚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效能的关键。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将以效益优先的原则确定它的流向,愈是优质资源,对营商环境的要求愈高。要全面实施好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确定的市级统筹、分类施策、组团发展、镇区活力“四轮驱动”战略,进一步探索完善组团式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政策引导,推动资源高效集聚、功能合理布局,不断完善市管镇的体制机制,扬长避短,探索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要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用改革的办法予以解决,努力构建服务效率高、管理规范、综合成本低的优质营商环境。要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复制推广自由贸易区制度创新,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的建设和改革,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欧美发达国家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准确把握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内涵
体制是指一定的有关组织形式的规则、制度。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或地区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机制是指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经济机制是表示一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就是要全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完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大力激发创新引领的高质量发展动能,联结带动经济各领域的质量优化及提升进程,形成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全面领会、真正落实,逐步构建起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高效的体制机制。
■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中山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既是适应我国主要矛盾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转换发展动能、提升各类资源配置效率效能的主阵地。要加快专业镇转型升级,积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打好“数字化 ”“标准化 ”“品牌 ”组合拳,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技术升级、模式创新、质量提升,使专业镇特色更特、优势更优,推进“一镇一品”的特色小镇建设,培育一批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要加快推进九大产业平台建设,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优质项目,构筑产业体系新支柱。要实施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切实把违法成本提到最高,把维权成本降到最低,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打好污染防治战,以生态环境改善倒逼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变。要全面强化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识与责任,强化各类岗位的精细化管理,培育高质量的工匠精神,发挥好企业主体行为对形成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的积极影响。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新旧动能转换,本质上就是要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实现强起来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重点加大高企培育工作力度,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扶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经济体系。要加快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强化市级统筹,集中资源办大事,加快构建“两区一湖一岛”创新格局,打造吸引优质项目、高端人才的平台载体。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抓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城市硬环境和制度软环境,健全人才评价机制。要抢抓湾区发展历史机遇,加强国家科技创新合作,主动参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要加大创新政策宣传和解读力度,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全面推广古镇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经验做法,优化科技创新法治环境。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营造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和完备的市场体系,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营商环境的质量是吸引优质资源集聚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效能的关键。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将以效益优先的原则确定它的流向,愈是优质资源,对营商环境的要求愈高。要全面实施好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确定的市级统筹、分类施策、组团发展、镇区活力“四轮驱动”战略,进一步探索完善组团式发展模式,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政策引导,推动资源高效集聚、功能合理布局,不断完善市管镇的体制机制,扬长避短,探索走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要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用改革的办法予以解决,努力构建服务效率高、管理规范、综合成本低的优质营商环境。要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复制推广自由贸易区制度创新,落实“三互”推进大通关的建设和改革,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支点国家、欧美发达国家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