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俊军图/文
环顾中山饮食市场,从来都是粤菜的天下。外省来的湘、川等口味,往往都是自家老乡,所以外国菜馆难成气候。自几个月前国际酒店内的雅阁泰国菜馆开业后,西区街头泰国菜馆上月再开一家。加上早期开业位于竹苑新村的燕中宝泰国菜馆,给人的感觉,是泰国菜步日本餐的后尘,日渐深入民心。
有趣的是,虽然泰国菜馆都会从泰国请厨师,但基本上不会有一家泰国菜馆宣称自己一直坚持走“正版”路线,只出品正宗泰国菜。据行家解释,原来正宗泰国菜之酸之辣及其生冷,其实很难被中山人接受。
石岐乳鸽之
泰国升级版
开业几年的燕中宝可算是改良泰国菜适应本地市场的典型例子,据餐厅负责人鲍先生介绍,这家餐馆由原来以卖燕窝为主改为经营泰国菜后,最初专门从泰国清迈请来厨师,因为口味等问题生意冷清。后来专门从泰国旅游区请来了解游客口味的厨师,最近又结合中山的原料加以创新,生意不断好转。
这些新菜式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香茅竹筒蒸乳鸽。泰国人本来没有吃鸽子的习惯。但中山石岐的乳鸽又大大有名。创新的石岐乳鸽泰式做法,是用香茅等配料调味,用竹筒和锡纸将乳鸽蒸熟,上碟后加上椰汁和柠檬叶。由于香料用得多会太辣,混合比例不当味道会变苦,烹调配方经过多番调试才确定。
中山人对饮食讲究新鲜,这家泰国菜馆就跟随市场时令原料的变化,结合地方资源,调整菜式用料,生意就比以前要好得多:比如说,以前用生鱼等淡水鱼作为富贵鱼的主料,现在则是改为用海鲈这样的咸水鱼,增加质感提升档次。泰国菜本来没有蒸鱼的做法,厨师用泰国青柠檬来蒸鱼,可以辟腥,口感得到改善。
原产香料保证异国风味
饮食经营立足之道,除了好味还要靠特色。鲍先生表示,泰国市场熟悉,进口原料渠道畅通快捷,是保证餐厅出品的重要条件。如今餐馆所需要的香料,能在4个小时内从泰国运到中山。直接从泰国进货而不是从中山市场进货,是因为两地同一个牌子的辣椒膏,初看一样,打开一尝味道也完全不同。
泰国菜有酸辣,有咸辣。很多不辣的菜式,比较适合中山人的饮食口味。比如上汤鱼肚口感香浓鲜滑,喜欢吃辣的人第一口尝过鲜后,可以自行加入辣汁,别有风味。由于这家餐馆的咖喱汁是自己调教,椰汁味道较重,用多种香料拌碟的酸辣脆肠,爽口而不腻,用泰式辣椒膏制作的香辣猪柳,都是这里的招牌菜。
据了解,广州做得比较成功的泰国菜馆,已是融入其它地方菜对口味进行改良。其实,目前中山市面泰国菜馆除了保留冬荫宫、富贵鱼、咖喱蟹之类的经典泰国菜,加上一些酸辣冷盘之外,都会“有辣有不辣”,推出一些结合本地原料和口味的创新菜式。据鲍先生介绍,燕中宝风味改良后,餐馆经营也扭转颓势大有起色,计划近期重新装修,将营业面积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