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名菌———早禾菇-kok体育娱乐官网

中山名菌———早禾菇
发布时间:2003-07-01 来源:中山日报
“戢戢寸玉嫩,累累万钉繁。中涵烟霞气,外绝沙土痕。下箸极隽永,加餐亦平温。”这是宋人汪彦章的《食蕈诗》。蕈,也就是菌类,又称菇。这几句诗基本上把菇的食味、生态、内涵和食性写得淋漓尽致。最近我吃到了早禾菇,这首诗越发引起我的共鸣了。 早禾菇,是一种还没有进入美食家视野的珍馐。根据《香山乡土志》卷十国记载,中山有两种菇,一种叫雷菇,“春雷发声即出,春夏而后,出者尤香。宜乘雨急采,见日则不可用。”雷菇,谈起此菇来头大,连李时诊的《本草纲目》也有著录。另一种就是早禾菇,“亦名早菇,早禾湿蒸而出者,六、七月间有之。” 但如果按书上说的时间采集早禾菇,那是菇的影子也看不到的。它一般准时在夏至前后出土。依我浅见,很多菇是与节气有关的。洞庭东山有一种野生菌,只有寒露才出土,因而得名寒露菇;湖北咸宁出产冬至菇,量少难得,味亦最佳。我们这里的早禾菇,在夏至应时而出,命名它是夏天菇也无不可。夏至早禾菇出土,是中山一种特有的物候。 早禾菇是一种野生菌,长在树林、竹林荫处,宜于清晨或上午采摘。午后则伞开柄长,再晚便是老若败絮了。庄子的《逍遥游》说:“朝菌不知晦朔”,朝开夕谢的菌类不知道初一、十五,以喻生命的短暂。由于菌类落下孢子才生长菌丝,所以产菇的地方,年年会有菇长出来。找菇的人有他们自己熟悉的路线,天天巡回找一次,必有所得,而生手自然很难找到了。 早禾菇还有一种有趣的现象,就是它们在生态上是“有伴”的,要么芳踪难觅,要么品字形三丛摆开,每丛相距不过几十厘米之遥。土壤养分好的地方,菇的伞面厚而大,每丛一尺见方可采菇一斤多,足可供一家人饱餐一顿呢。 早禾菇味鲜质嫩,可烩可炒,南朗镇客家山村居民一般采来煲冬瓜。煮时酌加少许姜片,以中和它的冷性,这是有道理的。屈大均的《广东新语》写道:“凡香蕈感阴湿之气而成,善发冷气,和生姜食乃良。”但这种菇每年产期短暂;一般只三、五天时间,产量稀少,人们没有条件多吃,所以感到特别鲜美,是一种极珍稀的食品资源。
kok体育娱乐官网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kok体育娱乐官网的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kok体育娱乐官网的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kok体育娱乐官网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