饼香还是故乡醇-kok体育娱乐官网

饼香还是故乡醇
发布时间:2003-08-19 来源:中山日报
如果一种食品能够成为一个地方的代名词或者说是能给人强化地域的印象,这种食品肯定有其非同寻常之处;再如果这种食品还有一段绵延百年的传奇故事,那也就难怪地方志一类会将它们罗列为一种文化。[align=center][url=../photo/showcontent.asp?id=48274]杏仁饼[/url][/align] 中山的杏仁饼应该就属于这种非同寻常的,代表一定地域文化特色的食品特产。 杏仁饼原为家庭自家食用点心,因其外形似杏仁而得名。投入批量生产后,其外形改为了圆形小饼。 制作杏仁饼的主要材料是绿豆粉。首先选取一级绿豆,经浸泡,炒熟,晒干,去壳精磨,筛选而成绿豆粉;另选猪脊肉,剔除筋、渣部分,用水煮熟,切块,以糖腌制,作为馅料。传统杏仁饼具有饼身松脆,饼心香甜,肥而不腻,入口松化,风味独特的特点。 相传在1911年,石岐有一户家道中落的清官人家,主人肖友柏是个读书人,碍于面子苦苦支撑家门。家中收养的一个自梳女潘雁湘,心灵手巧。那年,为了庆贺肖家太太的生日,潘雁湘用绿豆粉做饼,饼中间夹冰肉做馅,这绿豆饼的味道得到大家一致称赞。 为了维持家中生活,肖家不得不偷偷在家中制这种绿豆饼,然后让家里的使女拿到戏院出售,当有客人问起时,肖家使女只说是肖家从别处进货拿来出售的。 吃过这种饼的人都赞好吃,有人还悄悄跟踪卖饼的使女到了肖家。他们发现院里飘出阵阵饼香,并传出“梆梆梆”的打饼声,于是,人们知道了肖家做饼维持生活的景况。肖家见事情已经遮掩不住,为了生活,终于也拉下面子正式开始了卖饼营生。 1918年,北洋政府为了收税,要求商家必须领牌照经营,杏仁饼也正式有了制饼牌照。沿用当时广州制饼作坊的习惯将杏仁饼店称作“嘴香园”,并在杏仁饼上打上“嘴香园”的字样,可是“嘴”字的笔画太多,刻在饼上很容易出现断裂,在肖友柏的堂兄提议下改成“咀”,“咀香园”便一直沿用至今。 到1930年,石岐街做饼的商家逐渐多了起来,而“咀香园”的杏仁饼名声也越来越大。1935年,“咀香园”的杏仁饼在美国檀香山国际食品展览会上夺得了金鸡奖。 别以为假冒是现代才有的恶行,那时便有人假冒“咀香园”的杏仁饼了。1947年,“咀香园”在《建中日报》(当时中山的一份报纸)的报眼位置上连续三周刊发了提醒大家防止假冒“咀香园”杏仁饼的广告。 1956年,“咀香园”与十多家制饼作坊合并,成为一家国营企业,厂名沿用“咀香园”,肖友柏的儿子也在厂里担任了车间主任。 “咀香园”杏仁饼从起初的木桶下烧炭,到解放后的烧灶烤饼,电烤,再到如今新厂区的7.8米的电烤炉,烤制方式越来越现代。但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杏仁饼在制作用料和包装方面几乎一直没有改变。 1996年,“咀香园”的管理层下决心对杏仁饼进行改良,以适应现代科学饮食新概念。 “咀香园”尝试制作一种没有冰肉的杏仁饼,推出了家乡系列杏仁饼。这一系列的杏仁饼将馅料换成了花生酱、芝麻、杏仁粒等。2000年,“咀香园”再推出花系列杏仁饼,将菊花、桂花、荼薇花等天然植物概念注入杏仁饼中。之后,还将杏仁饼的主材料绿豆粉加入奶黄、芝士、紫菜肉松等,并增加了咸味杏仁饼品种,还有加入ad钙的儿童装杏仁饼,等等。经过改良后的杏仁饼不仅保持传统的香纯浓郁,入口酥甘的特色,而且饼质更加细腻,更具健康饮食要求。 “咀香园”杏仁饼不仅在材料、制作上有了重大改革,在包装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中山的特色食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山的形象,因此包装方面增加了中山地理人文方面的知识介绍,同时,针对杏仁饼的历史特色,推出了“百年系列”、“经典系列”等礼品包装的杏仁饼。 为了更好地开发中山的特色食品,今年3月我市还成立了以“咀香园”杏仁饼为主的市一级的食品研发中心。 如今“咀香园”的食品生产增加了不少新的品种,有中秋月饼系列、蛋卷系列、饼干系列、速食品系列等等。杏仁饼占整个食品生产的50%以上,而“咀香园”的中秋月饼也已经在中山人心目中形成了一定的名气。今年“咀香园”还创新了一种多重馅料的月饼,一个饼的馅包含了莲蓉、豆沙、水果、蛋黄等,并推出了一系列低糖月饼。为了与国际接轨,“咀香园”还引入了haccp认证(美国食品安全认证),这一举措在食品生产企业中可谓是先行了一步。 [align=center][url=../photo/showcontent.asp?id=48272]杏仁饼[/url][/align] [align=center][url=../photo/showcontent.asp?id=48271]月饼加工[/url][/align]
kok体育娱乐官网的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kok体育娱乐官网的版权均属中山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山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来源”为“中山日报”、“中山商报”、“中山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kok体育娱乐官网的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中山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kok体育娱乐官网的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山网联系。
联系人:陈小姐(电话:0760-88238276)。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