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由中山市文明办、市文广旅局、市教体局主办,五桂山办事处、南朗镇人民政府、三乡镇人民政府、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协办,大信·新都汇作为支持单位,中山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2019年中山市第五届“文明小导游”海选落下帷幕,经过四场海选激烈角逐,全市中小学生共100名选手晋级半决赛。
本次“文明小导游”共吸引了全市近600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推动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全市大范围推广,引导全市中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半决赛将在6月16日在杨殷故居举行,届时,小选手们将争夺全市仅有的20个晋级决赛的名额。
600名中小学生参与角逐
主办方透露,本次大赛历时三个月,共有4场分区海选、1场半决赛和1一场决赛组成,海选招募深入每个镇区每间学校,通过学校推荐报名的模式,让全市青少年了解活动并参与其中,用他们的角度和语言向市民讲述了中山红色景点的精彩故事。
据悉,本次近600名中小学生报名参加比赛,4场海选后仅100名孩子晋级决赛,可谓竞争激烈。在海选中,各赛区的小选手也使出了浑身解数,除了比拼语言艺术以外,还加入了咸水歌、快板等表现手段,现场亮点不断,精彩纷呈。
4场海选下来,比赛现场有晋级的喜悦,也有意外落选的小选手泪洒赛场。但无论晋级与否,这一次海选,让各位小选手收获满满,重新认识了红色中山的历史故事,增强了自信心。
评委建议:小选手们应更贴近导游职业
本次海选,来自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场管理科科长马军民,网易中山、中山网节目主持人杨骐玮是陪伴孩子走过了4场海选的评委老师。海选结束后,他们与柏苑小学副主任赵郭皓,对小选手的表现,给出专业意见。
马军民老师认为,小选手们通过自己的文明举止、声情并茂地带大家走进了红色中山,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中山的红色文化。接下来要面对更激烈的竞争,他建议进入半决赛的孩子,要更多地思考“小导游”的角色,将导游词变成自己的语言,要亲身走进红色景点去踩点深入了解故事,从而增加现场感,更栩栩如生地讲述故事。
杨骐玮老师则建议,应该把“小导游”的比赛区别于其他舞台形式,不要用朗诵的形式讲述景点。而她给孩子的建议是,在讲述景点时加入自己的故事和时下的新闻,比如提到陈氏大宗祠时,不妨告诉“游客”们,近期热播的《破冰行动》就是在这里拍摄,这样才更跟自己“小导游”的身份吻合。
而赵郭皓则建议小选手们在演讲过程应做到人随景移,配合手势、表情、眼神,明确游客对象,对不同对象用不同的语言交流,走进“游客”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