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户外垃圾。
“清洁山野”公益活动取得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清洁山野”志愿者们响应号召,自备装备,甘当山林“清道夫”。
“2010年发起的第一届磨房中山清洁山野活动,最开始是响应磨房深圳总版的号召,没想到的是我们不仅每年都坚持了下来,而且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安仔,磨房id“踏雪有恨”,向记者说起磨房中山这十年来“清洁山野”的活动时,言辞间洋溢着自豪。
不知不觉,磨房中山从第一次参加“清洁山野”活动的25人,到2018年12月9日,在磨房中山第九届清洁山野公益活动中,不仅得到了来自20多个组织的协助,参与人群也已发展壮大到500多人,更得到了中山市自然资源局(原中山市林业局)等政府部门的认可与支持。
十年公益行,磨房中山的徒步者们是如何将公益践行至今日的呢?
“我们见过五桂山最美时的样子”
“在2012年之前,五桂山徒步还没有这么大范围地兴起,五桂山里都是非常安静,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人迹罕至。”回忆起自己“徒”在五桂山中的经历,安仔说只能用“美好”二字来形容那时山中的风景,“那时的五桂山,应该是我们所见到的最美的样子。”
虽然,五桂山大小环线、五星营地、观音庙等标志性线路或者休息地,如今都已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五桂山“打卡”点或线路。但在2009年,户外徒步刚兴起不久,这些线路都处于未开发的状态,它们依然保留着天然而近乎“原始”的状态。
“每一次进山,杂草都快没过胸部了。”虽然每一次踩线探路,几乎要边劈柴边开路,但那时,大自然的真容格外地让人心动。每一条路径,每一片山野,都是如此的翠绿洁净;山间的水也是那么的清澈碧绿,倒映着蓝天的时候通透得犹如湿润的玉石。“那时候的五桂山,每一处都是干净的,到了山里,眼睛就像被水洗过一样,看什么都明亮得很。”
“那时候到山里的人少,守林人难得见到外面人去一次。我们每次去他们都很热情,一开始还会邀请我们一起吃饭,后来人稍微多一点了,他们就很爽快地把厨房借给我们。”这是早期徒步者对五桂山中的描述与留恋,听起来那美好的样子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不,五桂山深处就曾是我们中山人自己的“桃花源”。
“只是2012年以后,进山的大部队越来越多了,进山的人也杂了起来。”没有环保意识的人会随手在山里扔各种矿泉水瓶、纸巾、包装袋,“久而久之,以前风景最好看的五星营地都变得垃圾遍地了。”
2010年,安仔响应磨房深圳发起的“清洁山野”公益活动,与25名磨房中山的“徒友”一起清洁通往五桂山主峰线路沿途的垃圾。十年过去,当时参加第一届“清洁山野”活动的磨房人,可能许久不在版块中活跃了,但每每有人发出“清洁山野”的号召时,他们又会重新聚在一起,自备装备,加入自愿者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上再难走的路都会坚持下来,再偏僻的角落都会被照顾到,队员们只为能将垃圾从五桂山中清除,还五桂山最初的模样。“因为我们见过五桂山最美的样子,所以都希望能让它回到最美好的时候。”问起安仔和磨房的“徒友”们,能如此坚持不懈,十年如一日地甘当五桂山“清道夫”的原因,他们的初衷说起来都如此的朴实,但却如此真挚。
期望有更多“同路人”
“保护环境,是我们开始户外徒步时就要上的第一课。”安仔和深海(磨房id“深海童话”,磨房中山开版版主)说起“清洁山野”这近十年的活动,可有不少话。
最让人无奈的是,垃圾总是年复一年地增加着。“五星营地我们都清洁了好多次,有一些线路本身就比较险,垃圾还被人扔到悬崖下或者角落里,要清理掉实在是太危险了。”五桂山深处地形颇为复杂,许多地方甚至没有被开发过,更没有垃圾桶,要保持户外清洁只能靠徒步者自律。但一些环保意识差的“观光者”就会将随手产生的垃圾随意抛弃,随着进山的人越来越多,加上监管不严,山中的垃圾堆越来越多,一些垃圾堆也越来越壮观,这些都严重破坏了五桂山区的环境与景观。
在多次的清洁山野活动中,护林人和一些守护在五桂山的工作人员,都默默地帮助过志愿者,让志愿者们很是感动。由于山路实在难走,交通又不便利,五桂山中的“清洁”工作只能靠人力一点点清除,将大量的垃圾运出山也一度成为难题,“每次我们清理出来的一大堆垃圾,都是长江水库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帮忙用船从水路将垃圾运出山里,再用小车一点点运到福获村,才好处理。”这些质朴的守卫在五桂山中的工作人员,曾经热情又无私地招待过他们,现在又化身为最好的助手,与他们一起,完成清洁山野的工作。
十年来,磨房中山已经不知不觉将“清洁山野”当成了一项传统活动。“除了坚持每年一次大型的清洁外,每次我们只要有小分队进山,都会自动自觉地带出好多垃圾。”让磨房人觉得欣慰的是,不仅是他们在行动,越来越多有环保意识的徒步爱好者、市民也纷纷加入了“清洁自愿者”的行列。尤其最近两年,“清洁山野”的公益活动取得了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2017年12月3日,磨房中山第八届清洁山野公益活动拉开大幕,在磨房中山的号召下,在中山日报公益周刊、 中山市登山运动协会、腾讯大粤网、云途户外、南朗户外、夜神户外等20多个单位和组织的支持和协助下,由596人组成的26支队伍,从东南西北不同线路走进五桂山及附近山脉,经过一整天的辛苦努力,一共拣出301袋垃圾。相关部门更是为这次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不仅赞助了所需的全部物料,还出动所有巡山员协助清洁工作,并协助将活动中清理出的大量垃圾,装车运输并处理。
去年12月9日,在市自然资源局(原市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磨房中山”再次以“爱护国家森林城市,共建和美宜居中山”为主题,开展了第九届清洁山野公益活动。召集全市有爱心的户外爱好者和户外运动组织组成了32支小分队,将全市山野垃圾重灾区大尖山、西坑尾、桂南、田心公园等,好好“清洁”了一遍。
而磨房中山的老“徒友”玉如意,正是这两次大规模“清洁山野”公益活动的发起者。
在她的号召和组织下,加入到“清洁山野”活动中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户外运动组织的参与加入,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和我们一起来爱护山野,保护环境。”说起自己在其中所做的工作,玉如意很是低调,她更在意的是“清洁山野”活动取得的社会效应与切实的环保效果,她和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公益人”一样,都有一个还五桂山“碧水青山”的梦想。
提起在山里清洁中所获得的来自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玉如意同样感激,她和所有“磨房人”一样,认为正是来自社会各界的认可,以及越来越多市民的加入,才让本来只是磨房中山号召的公益活动,成为众人皆知的大型公益行为。他们都愿意相信,当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清洁山野”的口号就愈有力量,五桂山离它“最美的样子”便越近了。
今年,离一年一度大型公益活动“清洁山野”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磨房中山的人们又要忙碌起来。“我们希望将这项公益活动当成一个好的传统,能一年一年地传承下去,这样会影响到越来越多的市民,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增强了,我们的山野才能真正清洁,才有希望回到我们看到它时最美的样子。”安仔说。
户外垃圾大致分类
1.可降解垃圾包括:食品、纸张、纯棉制品。
2.不可分解垃圾包括但不限于:塑料袋、装饮料及水的瓶子、泡沫塑料饭盒、金属玻璃制品。
3.第三种:人体排泄物。
正确处理降解时间过长的户外垃圾
降解时间过长的垃圾主要有塑料制品,包括袋子、瓶子、饭盒等,还有些电池、金属制品等,毫无疑问这部分垃圾在任何环境下都必须带走。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众所周知。
另外,一些细碎的小垃圾也不要遗留。鸟类对人类留下的塑料瓶盖、打火机、易拉罐拉环等各种鲜艳的、容易反光的零碎垃圾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常常会衔回去收藏或者吞食,尤其是繁育期幼鸟容易吞食,有大量的鸟类食道受到致命伤害。
塑料瓶中的矿泉水和饮料瓶喝完后建议随身携带,一是它们是户外取水最好的工具,还有就是这样方便记得带下山去。
一枚电池可以污染一立方水源的事实众所周知,但户外所用的气罐危害有多大呢?一个气罐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难以降解!此外,还有一些废弃的气罐,在高温或者暴晒的情况下会发生爆炸。
正确处理降解时间稍短的垃圾
还有一些是食物残渣以及食材垃圾了。
食物的残渣应该全部带走,因各种原因实在带不走的食品,可在不破坏当地植被的条件下表土下深埋。但请尽量带走,之所以建议带走处置,是因为人类食品中过多的添加剂进入野生动物的食物链中对它们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果皮果核呢,建议也是带出来处理,两个原因,一是深埋后,野生动物可能会刨出来吃;二是不知道这果核是否会给当地的生物造成伤害,外来生物侵略的事情有很多例子了。
关于纸巾有相当一部分的人认为纸巾可以降解,不用带出来,实际上纸巾的降解速度为3-6个月时间,还建立在风吹雨淋和有腐殖土为伴的基础上,这样就可以不带回来了吗?还需考虑纸巾含有增白剂、有的含有芳香剂等等化学制品,在分解时,会把外来的化学制品带给这片生态的环境造成伤害,所以建议要带出来处理。
遵守“单一原则”
严格意义上户外垃圾的处置方式是非常单一的,那就是带回人类生活区。不方便的情况下深度掩埋可降解物,比如排泄物、食品、纸张等。